1985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首都公演高行健编剧、无码林兆华导演的话剧《野人》。这出从思想内涵到表现形式都不乏探索尝试性质的戏剧,在观众中引起了不同的反响,在戏剧理论界亦可谓毁誉参半。作为一部“多声部现代史诗剧”,《野人》“本土化”的“史诗剧”艺术样式掩盖不了其“史诗性”的缺失,从而窥见高行健“完全的戏剧”理论的负面效应之一,即对戏剧文学优良传统的摈弃。
1985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首都公演高行健编剧、无码林兆华导演的话剧《野人》。这出从思想内涵到表现形式都不乏探索尝试性质的戏剧,在观众中引起了不同的反响,在戏剧理论界亦可谓毁誉参半。作为一部“多声部现代史诗剧”,《野人》“本土化”的“史诗剧”艺术样式掩盖不了其“史诗性”的缺失,从而窥见高行健“完全的戏剧”理论的负面效应之一,即对戏剧文学优良传统的摈弃。
回复 :“柏林学派"德国新锐女导演玛丽亚·施佩特2007年的作品。今年 ,她的纪录片《巴赫曼先生和他的班组》荣获了2021年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奖银熊奖,获得了影迷的大面积关注,这部独树一帜的影片不仅是主竞赛单元唯一的一部纪录片,也是长度最长的一部,时长217分钟,是从200多小时的庞大素材中剪辑出来的。她的影片不乏对德国新移民的关注,而早在2007年的这部影片《麦当娜》中,其实就已经在关注这个话题,当然,《麦当娜》并不是纪录片,但同样很写实,描述了一个叫丽塔的德国女子,她从不承认自己的母亲。丽塔生育了六个孩子,并迫使母亲担任孙子孙女的母亲,糟了,怎么这么像前几天那个韩国的离奇故事?当然,这是文艺片,没那么多离奇情节。这部影片完全站在女性的视角来探讨德国社会话题。故事的开始,作为年轻的德国母亲,丽塔带着一个小婴儿独自去美国寻找生父,但生父早已有了自己的家人,并不想这个陌生人闯入,于是丽塔的美梦破碎。当故事转移到德国后,气氛变得更加阴沉,丽塔和母亲的矛盾冲突不断加大。丽塔的好几个孩子都来自不同的父亲,她把这些孩子丢在母亲的家里,以便她可以和朋友出去。电影对人性心理的刻画太准了,似乎更想表明丽塔与她周围的世界脱节,而不是探究其背后的可能原因。这时,一位美国黑人士兵走入她的生活,并且容纳了丽塔和她的孩子们。在影片视觉呈现上,导演有意识地选择了单调和灰色,半纪录片式的方式,随着故事的进展,巧妙地为丽塔的新公寓装满了更多的家具和更多的装饰,更多的色彩体现。总体而言,这个女导演值得我们多加关注。柏林学派(德语:Berliner Schule)(法国《新观察家》杂志则用了“新新浪潮”(nouvelle nouvelle vague)这个词形容这些与众不同的德国青年导演作品)是指于19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期萌发的一个新的电影运动,被用来统称一系列在国外(尤其是法国)受到影评推崇的德国电影。柏林学派并没有明确的电影风格或规范,但是许多电影作品处理了人际与社会关系,并以含蓄的人物、情绪或场景的手法来记录当代德国社会的变迁。--乱耳飞舞字幕组
回复 :《风流艳妇》改编自真实发生在1782年的一场法庭案件,涉及到通奸、八卦、偷窥等当时的热门事件。娜塔莉·多默饰演Lady Seymour Worsley,一个因放荡事迹震惊18世纪英国的女人,她总共有27个情夫,并与其中一个私奔,更惊奇的是她的丈夫,不仅默许这些男人,甚至喜欢从锁眼中偷窥欢好;这样一个惊世骇俗的女人,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我们只得到剧中去探寻 。
回复 :陈平(陈虎 饰)是在边陲小镇打工的普通青年,他身怀高超的中国功夫,但是与生俱来的恐高症让他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平发现老板运货箱中藏着一个被绑架的七岁外国男孩儿(阿曼 饰)。为了弄清楚男孩的来历并寻找他的父母,陈平忍辱负重,在支边女英语教师刘婕(蒋梦婕 饰)的勇敢协助下,展开艰难的营救工作,不但克服了恐惧症,而且一次又一次击败外国绑匪的阴谋陷害和袭击,让崇尚“超人文化”的美国富豪之子对中国功夫感到惊叹和痴迷。在公安部门的帮助下,陈平最终完成了正义的使命,将孩子送到他父母身边……